查看: 3506|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打听两种本地土特产

[复制链接]

300

主题

2243

帖子

1万

金钱

四星会员

积分
2250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08:0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到趁圩的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我要打听两种土特产,以前在五圣宫左边的小门口逢圩日都有一个老野卖牛脚薯(或许90后闻所未闻)。(牛脚薯是一中攀藤的植物,外表乌黑有须,里面呈紫色),拿来蒸特别好吃。另一种土特产是马铃瓜,是一种夏天才有的本地水果,外表和新红宝西瓜差不多,比一般西瓜要小,一般只有2-3斤重,瓜囊呈黄色有黑子,很甜解暑爽呵,由于产量低很多农民不愿意种植。身在异乡的我很想吃这两种土特产,那位朋友最近吃过或了解情况的告诉我一声哈!
邕宁地带网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媒体投稿和用户自行发帖,与邕宁地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yndd@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主题

2610

帖子

7万

金钱

荣誉会员

人的命,天注定。

积分
40
19#
发表于 2012-12-7 23:03:24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你们说什么东东
得到的不一定就是永远。得到的不一定就是永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2万

帖子

31万

金钱

七星会员

唔好要你唧任性来挑战我唧耐性!

积分
26991
QQ
18#
发表于 2012-12-6 21:59:59 | 只看该作者
好似冇得食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8342

帖子

4万

金钱

五星会员

积分
8356
17#
发表于 2012-12-5 16:13:52 | 只看该作者
毛薯嘛,偶尔还能吃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1873

帖子

3007

金钱

四星会员

积分
1875
QQ
16#
发表于 2012-12-5 14:04:5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种很好吃~至今家乡老房边角还种有,第二种现在确实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1862

帖子

1万

金钱

四星会员

积分
2
15#
发表于 2012-12-5 06:34:15 | 只看该作者
没吃过,没有印象
草原牧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3

主题

8209

帖子

3万

金钱

五星会员

积分
8224
14#
发表于 2012-12-4 20:52:09 | 只看该作者
第1种在改革开放前蛮多农户都有种植。那时,“阶级斗争扩大化”、“割资本主义尾巴”政治运动甚烈,“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成风。田地都公社化了,每家每户仅有几分的自留地(给农户种青菜自吃用)。因为吃大锅饭,社员生产积极性极差,田地的产量很低,大家的日子都过不好,大多数农民大多数年份吃不饱。于是乎,不少农户便在自家自留地的旁边,再开几平方米的巴掌地,种上这种特产(我村里叫地瓜薯)。因为这东西不是粮食,也不是经济作物,且产量极少,又是自家吃用的,不列入挨批斗的内容,所以那时多有种植。
    改革开放后,种植逐年减少。因为农民要靠种植致富的话,必须有种植规模,有规模才有效益。
    这种特产是好吃。但要会煮。煮法颇像煮红薯,但不能放水太多,火也不能过于急旺。放水过多,则味淡;而火过猛,薯体就会爆裂,影响食相、口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0

主题

9625

帖子

16万

金钱

五星会员

尽情享受每一天

积分
9884
13#
发表于 2012-12-4 17:57:5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个特产以前吃过 没味道 就好像吃淮山
至于什么西瓜 我还是喜欢吃以前大到十几斤的那种才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1613

帖子

7454

金钱

四星会员

积分
1
12#
发表于 2012-12-4 17:45:00 | 只看该作者
跟六楼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945

帖子

9871

金钱

三星会员

积分
952
11#
发表于 2012-12-4 17:10:21 | 只看该作者
毛薯我小时候经常得吃,现在都不知道几年没见过了,,吃更加不懂是什么时候的事了,超市也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南宁市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顶部qrcode底部
关注邕宁,大家都用微信扫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