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735|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灌水] 胡读《三国演义》

[复制链接]

813

主题

8209

帖子

3万

金钱

五星会员

积分
82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4 17:0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paragraph]胡读《三国演义》
1.知彼知己
“......孙权降阶而迎,优礼相待。施礼毕,赐孔明坐。众文武分两行而立。鲁肃立于孔明之侧,只管他讲话。孔明致玄德之意毕,偷眼看孙权:碧眼紫须,堂堂一表。孔明暗思:‘此人相貌非常,只可激,不可说。等他问时,用言激他便了’。(《三国演义》第43回)”在这里,孔明以“知彼”之术,坚定了说服孙权联刘抗曹的决心。
孔明是怎样知孙权的呢?孔明先是对孙权审视一番,仔细观察孙权的外貌,尔后分析孙权的个性。继而作出应对之策。
在日常中,我们如何搜集到“知彼”的信息?一、观眼。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二、观察表情。《水浒传》中有这样一段叙述:吴用对晁盖说:“兄长性直,你道王伦肯收留我们?兄长不看他的心,只观他的颜色动静规模。”晁盖道:“观他颜色怎地?”吴用道:‘兄长不见他早间席上与兄长说话,倒有交情;次后因兄长说出杀了许多官兵捕盗巡检,放了何涛,阮氏三雄如此豪杰,他便有些颜色了。虽是口中应答,动静规模,心里好生不然。若是他有心收留我们,只就早上便议定了坐位。杜迁、宋 万,这两个自是粗鲁之人,待客之事,如何省得?只有林冲那人,原是京师禁军教头,大都的人,诸事晓得;今不得已,坐了第四位。早间见林冲看王伦答应兄长模样,他自便有些不平之气,频频把眼睛瞅王伦,心内自己踌躇。我看这人倒有顾盼之心,只是不得已。小生略放片言,教他西安自相火并!’(《水浒传》第18回)吴用便是通过对表情的观察来掌握王伦、林冲内心世界的。三、倾听呼声。
邕宁地带网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媒体投稿和用户自行发帖,与邕宁地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yndd@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3

主题

8209

帖子

3万

金钱

五星会员

积分
8224
33#
 楼主| 发表于 2016-3-4 23:33:55 | 只看该作者
25.  女色之祸
  《三国演义》里,英雄众矣。我最佩服的是曹操。佩服他文武双全,谋略过人。佩服他广纳贤才,手下兵强马壮,猛将如林,高参如云。讨董卓,剿黄巾,除袁术,弑吕布,灭袁绍,定刘表,统一北方。东汉之末,若无曹操,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英雄不爱美人,枉为英雄了。盖世枭雄的曹操也很好色,曹操的率真和好色同样也让我佩服!曹操曾“立志”,说待平定了天下,便筑铜雀台,揽江南二乔,颐养天年。后人有诗云,东风不与周郎度,铜雀深深锁二乔。可见,曹操的好色是出名的。
可英雄爱上美人,好色到误了大事,“玩色丧志”,那就是英雄的悲哀了。那样的英雄不是真英雄。吕布好色,成日沉迷、昏醉,掏空了身体。好色丧志,把握不了形势,不识时务,执迷不悟,最终被他人所杀。像吕布这样的英雄,不是真英雄。好色不丧志,好色不误事,才是真英雄。同样是好色,曹操就跟吕布截然不同。曹操在好色道路上吃亏后,便及时刷车,回头是岸。
曹操伐张绣时,张绣见大兵压境,自知不是曹操的对手,于是降顺。曹操入城后不久,便私问左右,想召妓来解决自己的“性饥渴”。侄子曹安民拉皮条,说其在窗口窥见张绣叔父之妻邹氏十分美丽。曹操令侄子领兵去将邹氏虏来。曹操又是威逼,又是利诱,还外加虚骗,霸占了邹氏。为了掩人耳目,还将邹氏带出城外,入中军帐中,教大将典韦在外头警卫,自己在帐中终日与邹氏寻欢作乐,不理军务,不想归期。曹操妓婶,张绣大怒,夜袭曹操。沉溺于女色不能自拔的曹操,毫无防备。恰巧,当夜大将典韦也喝醉了酒,被偷了双戟,丧命于营中。曹操逃至育水边,追兵至,马中三箭,右臂中一箭,险些落马丧命。侄子曹安民被追兵剁成肉泥。曹操长子曹昂,为掩护父亲逃走,在育水边被乱箭射死。曹操育水兵败祸起女色!沉溺于女色必败!古今同理。时至今日,多数落马的贪官,其罪责都脱不开“包  养情妇”、“与人通奸”这一条。曹操的可贵是知错即改,悬崖勒马。兵败后曹操三祭典韦,反省自身。育水兵败后,小说再也没有安排曹操重犯沉溺女色的错误章节。不仅是利于曹操形象的塑造,也是警醒后人的成熟着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3

主题

8209

帖子

3万

金钱

五星会员

积分
8224
32#
 楼主| 发表于 2016-3-4 00:02:55 | 只看该作者
24.  宽洪丧     不得瑟
董卓看到吕布调戏貂蝉,勃然大怒,要杀吕布。李儒举了楚庄王“绝缨会”的故事,劝说董卓。“绝缨会”的故事是这样的:周定王元年,楚庄王平定了一场内乱,于是大宴群臣。忽然,一阵乱风吹灭了灯烛,一人乘黑拉着庄王爱姬的衣袖调情。爱姬嗔怪,顺手扯下了那人的帽缨,告诉庄王。要求追查。庄王不但没有追究,反而哈哈大笑,令众人都把帽缨扯下,然后重新点灯,大家尽情畅饮。后来,在一次战斗中,有个人英勇杀敌,立下大功,此人正是当初被庄王原谅的那位武将。有诗云:暗中牵袂醉中情,玉手如风已绝缨。尽说君王江海量,蓄鱼水忌十分清。董卓经李儒提醒,虽然觉得有理,但到底醋劲不减,容不得吕布,舍不得貂蝉,把关系搞得很紧张,结果被吕布所杀。董卓的帝王生涯因此划下了句号。
相反,宽洪大量助推了曹操。官渡之战后,曹操从袁绍的图书案卷中检出一束书信,都是许都曹军中暗通袁绍的书信,有人建议,“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聪明的曹操没有这样做。反而宽恕道:“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令人将密信付之一炬。如此英明之举,使许多人吊着的心放了下来,从此心怀惭疚,感恩戴德,更加忠诚地追随曹操,推动了曹操帝业的发展壮大。
宰相肚里能行船,将军额头可跑马。宽洪胸襟是多么的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3

主题

8209

帖子

3万

金钱

五星会员

积分
8224
31#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17:45:03 | 只看该作者
23.  华佗之死
名医华佗,死于曹操屠刀之下,不禁令人扼腕痛惜。然,华佗之死在今天,仍值得人们去思考。
昔时,关云长刮骨疗伤。华佗救了云长。那时,名医华佗闻说云长中了毒矢,便主动去找云长治病。态度谦虚、坦诚布公地向云长讲明了治疗方案,并要求给云长注射麻痹药剂,以减轻痛苦。其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术后又不收取医疗费用。医患关系十分融洽,手术非常成功。而治疗曹操“头疯”,是被“诏去”的,换言之不是华佗主动上门诊治的。华佗似乎思想上很抵触。才见曹操,便大言此病严重,挨不了多少时日。导致医患关系一下子就十分紧张。后来,曹操病症加重,华佗不仅避重就轻,拖延时日,还以“探亲”、“家事”等借口,一走了之。最后,华佗的瞒骗行径被揭穿。曹操原本就对华佗的“剖颅术”持以怀疑,甚至以为是华佗以医病为名杀身夺命。华佗的瞒骗、要挟,激怒了曹操。华佗因此引来了杀身之祸。
试想,华佗要是像对待云长那样对待曹操。在患者面前,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不为名,不图利,不瞒骗,不要挟,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真心治病救人,整门心思扑在医疗事业上,名医华佗之路会越走越远。哪得命丧屠刀?!
时至今天,医院里仍不乏领着近万元月薪,工作偷懒,事业心不强,当班玩手机,治病不用心,心术不正,千方百计想要患者“红包”或好处的专家。这样的专家、医生,理应以华佗之死为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3

主题

8209

帖子

3万

金钱

五星会员

积分
8224
30#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00:17:22 | 只看该作者
22.  云长自学
《三国演义》中,数自学,当推云长最为自觉。其实,云长读来读去,基本上就是读《春秋》。徐州兵败,与刘皇权分离,云长事先“屯土山约三事”,之后投靠曹操。曹操早视“得云长者得天下”,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金钱美女伺奉。可是,云长不吃曹操那套。云长铁了心志,身在曹营心在汉。曹操逼急了,安排云长和皇嫂同宿一室,以坏其名声,乱其结义。雪夜里,云长披衣出屋,在屋檐下挑青灯,捧读《春秋》。《春秋》让云长明志、识义。过五关斩六将时,在荥阳关,太守王植密令从事胡班暗害云长。胡班潜至厅前,见云长左手抚摸着胡子,在灯下伏案看书。胡班见了,汉曰:“真天人也!”胡班为之感动,第四关化险为夷。云长逢凶化吉,靠的是夜读《春秋》。华容道上,云长私放曹操,那时他手里捧的是《春秋》。《春秋》成就了云长,使云长集“不贪财,不好色,讲义气”于一身。而“不贪财”、“不好色”、“讲义气”这三条,哪一条都令普罗大众学一辈子都学不好。在这三条上,云长之后无云长。云长死后成了“关帝”,是中华民族最美好的英雄化身。关帝庙遍布世界,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帝庙。云长的成功,得益于自学。
在云长的自学中,好书《春秋》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纵观当今,许多权贵、商贾,地位变了,钱多了,便心性不宁,经不住钱、权、色的考验,最终人生之舟在大海中倾覆。究其原因,主要是没能好好自学,坚持自学,特别是自学优秀的书籍,让好书来提升和约束自己。可见,坚持自学,自觉自学,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让自己正确把握人生航向,成就人生辉煌,是多么的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3

主题

8209

帖子

3万

金钱

五星会员

积分
8224
29#
 楼主| 发表于 2016-2-25 17:30:30 | 只看该作者
21.  成也结义    败也结义
织席贩夫的刘备,形同现如今粤语的“走鬼”角色,身无分文。父亲早亡的他,只得与母亲相依为命。可是,刘备这草包虽说他命运不好,却也走运。靠“恢复汉室”的一声长叹,博得地场义士关羽的理解,后来又得到了有钱人张飞的相助。于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刘备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军队(其实是乡练、民团),从此逐渐走上了展露了人生价值和意义实现自己政治意图和政治理想的“正道”。刘备的成功,因之于结义,得益于结义。
可是,刘备的失败,也因为结义。刘、关、张歃血为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哥们义气深重。刚愎自用,骄傲自满的关羽,长期镇守荆州。刘备出于兄弟私情,失察袒护,监督批评少,纪律约束不严,不曾实行调防、换防,长期任人为亲。结果,造成关羽“大意失荆州”。荆州一失,蜀国版图大量缩水,只得龟缩在益州,说不好听,只是“半壁江山”。关羽一死,刘备气急败坏。只念兄弟情谊,以私废公,因私忘公。误将东吴视为敌人,着张飞筹备军备,急于发兵东吴。关羽兄长死了,小弟张飞也控制不住自己。他不顾事实,将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下达给下属,并打骂体罚下属,严重激化了内部矛盾。结果给下属杀害。二弟一死,刘备更加悲痛。刘备不顾军师孔明和大将赵云的极力反对,发兵攻打东吴。兄弟情谊让刘备冲昏了头脑。刘备一意孤行的代价是猇亭兵败,被东吴火烧连营。若非军师孔明布下八卦图救驾,连北帝城托孤也无福份了。不能抛开结义羁束,刘备最终因结义而失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3

主题

8209

帖子

3万

金钱

五星会员

积分
8224
28#
 楼主| 发表于 2016-1-30 22:33:39 | 只看该作者
20.调解之妙
甘宁在江夏时,为了救黄祖,射杀了凌统的父亲凌操。后来,甘宁归顺了孙权。孙权在欢庆黄祖兵败的宴会上,凌统持刀要杀甘宁。孙权连忙劝阻道:“兴霸射死卿父,彼时各为其主,不容不尽力。今既为一家人,岂可复理旧仇?万事皆看吾面。”绫统还是怒气未消,哭道:“不共戴天之仇,岂容不报!”孙权两三劝阻凌统后,将他们俩分开,甘宁去驻守江夏口,“加封凌统为承烈都尉,凌统只得含恨而止。”(〈三国演义〉第39回)。后来,凌统与张辽打得难分难解之时,曹休放暗箭,射中了凌统的坐骑,凌统被马掀翻在地。此时,曹操的另一个大将乐进连忙持枪来刺凌统,被孙权阵中一箭射来,中了乐进的门面,救了凌统。鸣金收兵后,凌统拜谢孙权。孙权对凌统说:“放箭救你者,甘宁也。”凌统大为感动地说:“不想公能如此垂恩!”自此之后,甘宁与凌统不计前嫌,结为生死之交。(〈三国演义〉第68回)
凌统与甘宁有“弑父之仇”,作为上级的孙权从中进行调解。一番努力后,并未凑效。孙权只好将甘宁和凌统分开,以空间的距离断绝他们发生火拚。经过时间的积淀,甘宁用实际行动救了凌统,化解、消除了不共戴天之怨。调解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回到现实,工作中、生活中,人们难免发生各种磕磕碰碰,产生矛盾和积怨难以避免。此时,就需要调解,必要时还需要暂时分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3

主题

8209

帖子

3万

金钱

五星会员

积分
8224
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23:01:05 | 只看该作者
19. 网开一面
法正任蜀郡太守时,“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已者数人”。有人对诸葛亮说:“孝直太横,宜稍斥之。”诸葛亮说:“昔主公困守荆州,北畏曹操,东惮孙权,赖孝直为之辅翼,遂翻然翱翔,不可复制。今奈何禁止孝直,使不得少行其意耶?”(《三国演义》第65回)这一番话虽不是直接对法正说的,但是法正得知后自己也就收敛了许多。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知道人犯了错误,而这一错误是可以通过犯错误者本人改正的,就应该适当包容,采取包涵、假装不知、点到为止甚至不惜以自己旧错引咎自责加以“侧示”等办法,进行包容,进而让犯错误者有下台阶,有机会进行自省并改正错误。这样的方法,在古代适用,在今天也仍有指导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3

主题

8209

帖子

3万

金钱

五星会员

积分
8224
2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23:04:08 | 只看该作者
18.  功归于学
吕蒙作为东吴的一员将领,战绩突出。他为孙权、鲁肃屡出良谋,尤趁关羽北上围攻樊城时,决策、指挥了偷袭荆州的战斗,这东吴夺回了长期费尽心机与刘备争夺,并为之付出惨重代价的荆州,拔掉了东吴的眼中钉——关羽。孙权夸吕蒙道:“设计定谋,立取荆州,胜子敬、周郎多矣。”(《三国演义》第77回)
吕蒙出身贫寒,没有文化,投靠姐夫才入了伍,在作战中非常勇敢,立了不少战功。在征黄祖一战中,表现突出,被孙权提拔为横野中郎将,得赏许多金钱。对此,吕蒙“小成即满”,不注意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孙权知情后,找来吕蒙,劝他读书学习,争取更大进步。可吕蒙推托军中事务太忙,没时间学习。孙权说:“难道你比我忙?”孙权以自己小时候读《诗经》、《书经》、《礼记》、《左传》、《国语》等书,当政后温习历史,遍读诸家兵书,获益匪浅的历练,以及汉光武帝即使在戎马倥偬中,仍不忘学习,经常手不释卷;曹操一生好学不倦的事例,开导吕蒙。吕蒙听后很受感动,从此孜孜不倦地读书,成就了人生的辉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3

主题

8209

帖子

3万

金钱

五星会员

积分
8224
2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21:42:31 | 只看该作者
17.命运之禅
三国时期,三足鼎立。刘备、曹操、孙权各霸1/3天下。刘、曹、孙三个霸主中,刘备出身最差。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裔。刘备幼时父亲早亡。刘备的祖父虽做过不大不小的官,但“官三代”的刘备是‘虎落平原’。幼时的刘备贫困交加,流离失所,生活艰辛,靠与母织席贩履为生。比之于曹(曹操的祖父、父亲都当过大官,曹是最为显赫的“官二代”)、孙(孙权也是官二代,其父孙坚是东吴奠基者)二人,刘备的“命”是最差的。出生时命不好,按宿命论的观点,刘备应是无为之辈。在曹、孙二人面前,刘备应是没有作为的鼠辈了。
然而,自知命不好,却不甘就此沉沦。刘备自幼就非常努力,艰苦生活压不垮志向。边卖席子,边广交天下豪杰,充分利用“汉室宗亲”、“光复汉室”的资源和招牌,招兵买马,矢志不渝,顽强拚搏。特别是屈身求贤,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的辅弼,最终成就了人生的辉煌,实现了人生理想。从这一点上看,刘备的“运”很好。运,就是时来运转。人的出生,往往由不得自己选择。你不能自由地选择你的父母,父母何时结合,何时打炮,都由不得你。因此,人的命是不可选择的。命不好者,其“命”既成,更改不得。然而,“运”则不同。只要不断努力,因时而动,因势而行,充分挖掘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大胆展露自己的才干,敢于作为。人的“运”是会“转”的。“运”转了,整个人的命运就截然不同了。
刘备的经历告诉我们,宿命论是站不住脚 的。纵使是出生时命好,也是要付出努力的。命好者,成天躺着睡大觉,最终也会变成一事无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南宁市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顶部qrcode底部
关注邕宁,大家都用微信扫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