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香港坐巴士
巴士,Bus之音译也,正式之中文名称,应为公共汽车,简称公交车或公车。不过你在香港问一个没有多少内地旅游生活经验的本地人怎么坐公共汽车、公交车或公车,第一个反应估计是:“嗄?!”然后问:“什么?”再然后可能会问:“哪种?”之所以问哪种,是因为他/她可能以为你在问怎么坐“公共交通工具”——这是一个小学教科书会提到的概念。
(1)收费
香港巴士有的路线是从头到尾只有一个收费标准,也有的路线按路程收费,但只是“相对”按路段收费。在这个所谓相对按路段收费的制度下,首先收费按路段递减,越接近终点的收费路段收费越便宜,这一点很正常。另一方面,尽管收费按路段递减,但同时采用“上车点相同,收费相同”的标准。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坐到终点站,还是只坐一站,均按照上车点所属路段的标准收费。比如将一条路线从起发站到终点站分为三个收费段,第一收费段6元、第二收费段5元、第三收费段4元,只要你是在第一收费段上车,不管在哪里下车都按6元收费,在第二收费段上车一律按5元收费,在第三收费段上车则按4元收费。这样的制度相信与无人售票有关,在无人售票而由乘客自行投币或刷八达通的情况下,显然这样的收费制度较容易操作。若绝对的按路程收费,在只有司机一人的情况下肯定缺乏可行性。相信随着内地无人售票的推广,这种收费制度也会更为普遍。
(2)报站
除了一些较新的过海巴士外,香港的巴士基本上都不报站,这也是内地朋友在香港坐巴士感到极为不便的主要原因。要知道在哪里下车,只能用两个土方法。第一,是上车前看好站牌,数数站,然后在车上一直数着。不过这绝对是下策,因为:(1)香港的车站,不是每个车站都有每一路车的详细站牌;(2)香港巴士的司机,未必站站停,如果发现每人上车,车上也没人按铃,他就会“飞站”;(3)有的路线有很多交通灯,经常停顿,弄得都搞不清是站是灯,因此很容易数错。怎么办?那只好用第二个土方法,上车后不要往里走,也不要往上爬,坐在靠前的座位,告诉司机你要去哪里,让他提醒你下车。在这个年代,一般跟司机说普通话也没问题,但要再保险一点的,可以先写好个字条上车给司机看,但最好能写繁体字。
(3)按铃下车
刚刚提到,在香港坐巴士下车是要按铃的,不按铃司机往往不停车。车上的铃,一般是一些像门铃那样的红色按钮,装在扶把上,一些老式一点的车,在天花上会有一条长胶带,那条其实也是铃。在香港,巴士司机有一种工业行动,叫“按章工作”,意思是司机严格按照工作规章驾驶,其中包括不超车、每站均停等等。也就是说,其实按照规章的要求,司机是不能“飞站”的,但现实的情况是,在正常情况下大家都在违规作业。
(4)编号
巴士的编号有没有规律呢?应该说,有一些规律,但又不全有规律。一些路线编号,除了数字外,还同时有数字加英文字母,比如25、25A等。同号路线原来一般是相近路线,有点主辅路线的意思(始末站相同但路线不同,路线重叠但长短不同),尽管现在有的同号路线仍然维持这种主辅路线的关系,但也有的在多次路线重组后已经相差很远。但有的英文字母则是有固定含义的,这里说几个典型:
X:快线,比如2X、5X、8X等,都是部分路段走快速干线的快线。
N(在前):通宵路线,比如N11、N170等。
A(在前):机场快线,比如A10、A11、A21等。
R(在前):迪士尼线,比如R11、R21等。
E(在前):东涌线,也可以到机场。价格比机场快线便宜,因为要先经过机场附近的东涌,要多绕一会儿。
另外,过海巴士的编号也有规律。所谓过海巴士,香港人也叫隧道巴士,是指往返港岛和九龙/新界的巴士。在香港目前有三条行车隧道连接港岛和九龙,最老但收费最便宜的是“红隧”(九龙出入口在红墈,港岛的在铜锣湾),后来还有“东隧”(九龙出入口在观塘,港岛出入口在港岛东区)和“西隧”(九龙出入口在西九龙新填海区,香港出入口在西营盘)。过海巴士的编号一律是三位数,其中1打头的走红隧(比如101、102、105、112等),6打头的走东隧(比如606、619、680等),9打头的走西隧(比如904、905、962、971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