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论坛-邕宁地带网-www.yndd.cn
标题:
我楼下的山寨版芙蓉姐姐
[打印本页]
作者:
花子
时间:
2009-7-15 21:29
标题:
我楼下的山寨版芙蓉姐姐
我住那栋房的一楼有个杂货铺,杂货铺里住着一家人,那家的女主人简直堪称芙蓉姐姐第二,或者比芙蓉姐姐更芙蓉姐姐。按理来说我住七楼她住一楼应该没什么交集。之所以认识她,之所以称她山寨芙蓉姐姐,完完全全是因为她的歌声。
下午四点左右开始,一楼就传来绝对的一百个人听一百个人掉鸡皮疙瘩的歌声,我在七楼都听得清清楚楚甚至觉得震耳欲聋就可以想像得到这歌声穿透力有多强了。记得刚搬进来的时候,我是采取对立政策的,即,我开自己喜欢听的歌,意图是妄想盖过一楼超级恐怖的声音,不让自己的耳朵受罪,可试了一回后我就发现这根本是没用的,电脑的音响条件还不足以盖过一楼的声音,反倒感觉两首歌混在一块像打架。那声音我简直找不到贴切的形容词,用五音不全、跑调还觉得对不起这些形容词,由其今年湖南台的快乐女生比赛以来,楼下的唱得更欢了,纯粹是和曾轶可比恶心,网上大把倒曾轶可的人,如果来这栋楼感受一天,绝对会觉得曾轶可其实还不算唱得最让人不能接受的。而最让我不能接受的是,这人老是唱我喜欢的老歌,像邓丽君的《漫步人生路》和陈慧娴那些歌,那歌声白话里有普通话,普通话里又夹白话,再加上那调调……摧残我的耳朵,考验我的承受能力。怪不得经过一楼时偶尔看到地面湿湿的,怀疑是楼上谁人忍不住泼盘水下来了,我真想对那老兄说泼水时请改用洗脚水,不要浪费自来水,或者扔拖鞋也行。激起民愤了啊。
有时忍无可忍的时候,真希望自己就住在那家的隔壁,那样我肯定拿高声低音泡一天放五十遍《死了都要爱》,也呛呛她。
有次那歌声又震得我郁闷非常,决定以买东西为借口去打探一下。结果到她店里的时候发现是个阿妈级人物,又胖,站在那拿着个话筒一手插着腰,大唱《十五的月亮》,让我马上想到一个人,芙蓉姐姐,太像了。
赶紧溜出来那会,就在心里抱怨道,我说大姐,您都一把年纪的人了还那么爱现,整得街坊邻居难以安生,嗓音破不是你的错,还大声唱出来折磨人就是你的不对了。再想想那个酷似芙蓉姐姐的外形,还有和芙蓉姐姐一样的爱现,唉,这世道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怎么就那么多?
怪我当初租房时没考察几天地形啊
作者:
语笑嫣然
时间:
2009-7-15 22:11
作者:
缘起缘灭
时间:
2009-7-15 22:15
LZ“幸福”哦
作者:
香草咖啡
时间:
2009-7-15 23:36
我以为有照片呢 对 还是不上的好 免得侵犯肖像权
她应该叫芙蓉大妈
作者:
土生
时间:
2009-7-16 00:03
上PP爆她呀
作者:
花子
时间:
2009-7-16 00:06
哪敢啊,好不容易提起勇气假装进去买锅盖都被她的声音打出来了…… [s:447]
作者:
:娿尐敏
时间:
2009-7-16 00:25
芙蓉妈妈
作者:
海阔天空
时间:
2009-7-16 00:41
楼主幸福哦。每天不用酷狗都能听到现场版、真唱的山寨版芙蓉姐姐的歌声。
作者:
梦扬飞翔
时间:
2009-7-16 07:01
我还以为有PP呢,楼主上PP看看啊!
作者:
萝卜
时间:
2009-7-16 07:43
作者:
孤松
时间:
2009-7-16 07:46
我住的一楼也有一个整天晚上弹电子琴的,那声音美得,还好我住的是六楼
作者:
蒲庙街
时间:
2009-7-16 08:02
有PP更有说服力
作者:
铁马冰河
时间:
2009-7-16 08:12
作者:
军麟天下
时间:
2009-7-16 09:16
叫阿姨吧。。。
作者:
馨怡
时间:
2009-7-16 09:33
真幸福哦
作者:
囵囵转
时间:
2009-7-16 10:14
没图的,我只想看图
作者:
龙形
时间:
2009-7-16 11:29
无图无真相,贴一张不露脸的“S身段”上来也好啊。
作者:
lutiance
时间:
2009-7-16 18:08
作者:
ljb1986
时间:
2009-7-16 18:55
楼主爆她地址吧,让大家也去看看
作者:
花子
时间:
2009-7-16 20:07
的,你到了深圳联系我呀保证你发现有生以来之前见过的都是美女
作者:
土生
时间:
2009-7-16 22:53
“怪我当初租房时没考察几天地形啊”
哈哈!
地形就是因你考察得过好了,这样的福地才出了“芙蓉姐姐”哦
作者:
laiba
时间:
2009-7-16 23:41
恭喜你,估计你遇到芙蓉妈妈了
作者:
绛雪
时间:
2009-7-18 21:22
呵呵
那是人家的爱好~
作者:
臭虫
时间:
2009-7-28 22:07
我怎么没遇到呢? [s:427]
欢迎光临 邕宁论坛-邕宁地带网-www.yndd.cn (http://yndd.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