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论坛-邕宁地带网-www.yndd.cn

标题: 老家往事:曾经的原产地 [打印本页]

作者: 平派河    时间: 2012-11-21 23:23
标题: 老家往事:曾经的原产地
                                               老家往事:曾经的原产地
        老家曾是大粽、芝麻饼的原产地。
        地处横县、灵山、邕宁三县区交界的老家,山峦叠嶂,满眼是山。由于偏远,在解放前,多有土匪出没。为了对付土匪,跟土匪玩“打不过,躲得过”那套,老家的先辈们制作了大粽和芝麻饼。大粽每个重达十多、二十斤,提几个熟大粽,全家人可以吃一天,用不着升火(升火会暴露目标,让土匪发现)。因土匪多在年底进村扫荡找钱过年,大粽和芝麻饼都在冬季制作应时备用。隆冬时节,天寒地冻,制作好了的熟大粽和芝麻饼甚至可以存放一两月之久。
        一挨土匪进村,村民们马上或提或抱大粽和芝麻饼上山,躲在深山野林里。土匪大半来自邻县不大远的村寨,也是因为贫穷被逼才当上土匪的。土匪们进村找不着人,又抢不到钱,最多是牵猪牵牛走人,他们很少停留过夜。土匪一走,村民们便陆续下山回家。个别胆小的,要等到第二天见先下山的人没事了,才走出深山。大粽和芝麻饼,成了老家先人们的救命稻草。
        解放后,土匪们一去不复返。大粽和芝麻饼作为老家传统食物,曾一度被保留了下来,是老家的大路特产,更是老家的骄傲。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做大粽和芝麻饼。乡亲们把大粽和芝麻饼严整地摆放在八仙桌上,供奉列祖列宗。在老家,没有大粽和芝麻饼,是不能供奉祖先的。烙好的芝麻饼,被堆码成一摞一摞的,每摞有一米多高。改革开放后,春风普渡。人多地少的灵山县,广开门路,将大粽和芝麻饼重新进行包装,标以“灵山大粽”牌子,逐步推向商业化运营。大粽和芝麻饼采用工厂化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便宜又便利。老家的大粽在时空的考验下日渐式微,被迫隐退出历史的江湖。现在,仅存芝麻饼这一特产了。
作者: w.老表    时间: 2012-11-22 06:50
横县大粽有名哦,还有那芝麻饼
作者: 黑泽铭    时间: 2012-11-22 09:00
记得有一次过节,朋友拿来一个南阳大粽,九个人分吃也吃不完。
味道还不错的
作者: 小若    时间: 2012-11-22 09:02
横县是出了名的。我不喜欢山黄皮口味的
作者: 绛雪    时间: 2012-11-22 09:29
芝麻饼我喜欢!!
作者: 华创    时间: 2012-11-22 09:33
没吃过几十斤的大粽子
作者: 平派河    时间: 2012-11-22 09:46
有一次,几岁的我无事可为,便拾凳偷看八仙桌上的供品。见粽子特大,便用双手合摸着,不料垫脚的凳子倒了,我连人带粽摔了下来。粽子太重,我弄不回位。幸好姐姐下地干活提前回来,帮我弄了上去,否则要挨大人奏了
作者: 孤松    时间: 2012-11-22 11:46
正在进贡的粽子你也乱动,不倒才怪,哈哈
作者: 牛迪    时间: 2012-11-22 15:04
还真没见过几十斤的粽子。
作者: 蒲庙街    时间: 2012-11-22 15:43
支持原创,感谢分享!
作者: 平派河    时间: 2012-11-22 20:28
如今商用的灵山大粽,其个头、重量比我小时候老家的大粽差得老远。所谓的灵山大粽以5——7斤/只的居多,很少见到商用的灵山大粽达10斤以上的。倒是商用的灵山大粽包装很精美,图案诱人,亦方便寄存、运输、携带。
话又说回来。老家那大粽要烧熟,很耗能源的。过年光烧熟10个、8个大粽便耗掉数立方柴火,一连烧好多天,每天烧好几个小时,是用煮猪潲水的大锅烧的。但大粽很得体、大气、豪放,看见那些大粽,不知有多高兴。那是丰收的果实,那是幸福的象征,更是家乡的代言。
作者: pomelo    时间: 2012-11-26 09:56
前年灵山的同事从家里带过来的粽子五斤多重,我已经很震撼了。




欢迎光临 邕宁论坛-邕宁地带网-www.yndd.cn (http://yndd.cn/) Powered by Discuz! X3.2